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中国足球而言,比技术水平落后更可怕的,就是我们的足球思想和足球理念的落后。米卢对足球文化恰好有一种值得我们品味很长一段时间的理解和诠释,这也许比他带领中国足球冲进世界杯更为重要。

米卢深得中国古语“寓教于乐”的精髓。在他入主国家队的近两年来,在国家队的17次集训中,他一直在向我们传递这样的观念:足球也许只是一种游戏,踢球不能看作是职业,更不能当成一项工作,足球运动需要兴趣。在十强赛与阿联酋的首战之前,米卢没有带领队员看比赛录像,他们看的是《热血强人》的电影。米卢喜欢“网式足球”,并且将一批国脚培养成此中高手。他曾经说:“当所有的队员都成了网式足球的高手时,我们就可以在世界杯上有所作为了。”

中国足球处于“儿童时期”,要帮一批已经成型的队员快速提高技术水平,显然是一件荒谬的事情。而屡战屡败的中国足球,要卸下背负了几十年的沉重包袱,更是一件艰难而痛苦的事情。米卢说:“态度决定一切。”他还说:“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有享受的心态。”曾经被骂为“江湖游医”的米卢,“对症下药”地将态度的转变作为他工作的核心,将意识、信心和品质的培养,作为他工作的重点。正是他“快乐足球”、“享受生活”的观念,让中国队的球员变得自信和平和起来。

马明宇、祁宏、范志毅等老将肯定了这一点。他们说,以前在国家队踢球太累了,现在才发现能享受足球,能从足球中得到快乐。客观地说,这一届国家队许多队员都是四年前国家队队员,体能、状态、甚至技术水平,还要高于现在。当时,国家队还坐包机打客场,后勤保障水平也要高于现在。但是,正是这些曾经一脸沧桑、一脸沉重的老队员,用两年时间转变了对足球的态度,从而焕发出运动的青春。

足球比赛在很多时候不是比技术,甚至不是比教练的战术,就是比心态,比意识,比意志品质。领先时不乱方寸,落后时不乱阵脚,久攻不下时能保持平和的心态……中国队在这次十强赛中的表现告诉我们,因为有了快乐的态度,所以不再沉重,所以自信,所以平和。

十强赛期间,在重庆力帆与成都五牛队的一场教学赛中,有“武戏”上演。在今年的海埂春训中,也有多场教学赛出现“拳脚事件”。在我们的联赛中,老拳相向不欢而散的场面也并不少见。在最近的甲B联赛最后两轮中,更是出现许多令人不愉快的事情。

Tag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